近日,广东连续大雨,冲走大叔30年前埋的茅台,行家看完懵了
有人家财万贯,但是一把大火给烧个干净;有人将所有积蓄放在银行,但是到取用时,却困难重重。
现在就是这样一个魔幻的社会,各种奇怪的事每天都会发生。明天和意外,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。
广东湛江一大叔就如当地的天气一样,愁云密布,每天都唉声叹气。
细问才知道,原来大叔年轻时非常喜欢藏酒,而且家境殷实,所以就买了10箱茅台埋在老家山上。
因为有人跟他说过,山上环境好,干净,酒水可以吸收大自然的精华,酒香更浓郁。大叔信以为真了。
谁曾想,近日湛江接连下雨,大叔埋酒的地方发生了泥石流滑坡,10箱好酒被大水不知道冲哪儿去了,连个渣滓都不剩。
行家看完这消息目瞪口呆,人都懵了,30年前的茅台,如果储存得当,最低也在一万二左右,这意思就是一场大雨冲走了大叔70多万。
如此后果,只因为大叔存酒不当而已。
行家还表示,大叔其实不用如此唉声叹气,就算没有这场泥石流,他这10箱酒也值不了多少钱.
因为酒埋在土里本就不科学。酒也是有生命的,它也是会呼吸的,更何况是微生物分子最多的酱香型白酒。
长时间埋在土中,没有隔绝,土壤中的腥味经年累月会侵入酒水当中,而且还会有细菌涌入,酒水更是难以下咽。
大叔从第一步开始就错了,这么多年下来,只怕酒水早已经浑浊的犹如泥浆。
作为个人,有的酒友喜欢藏酒等待升值,有的喜欢多放一阵子让酒水口感更好,那么我们个人该如何藏酒呢?
第一、藏酒环境要标准
环境对事物的影响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。
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。
同样外部环境对酒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,像一些著名的白酒都有自己流传多年的作坊。
这些作坊无论是在温度,湿度,还是通风,稳定性等方面,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。
我们个人无法拥有这些老窖,但是可以模仿他们的外部环境,比如通风性好,保持恒温,尽量减少光照,保持酒体的稳定等。
第二、藏酒容器要科学
酒要好,盛酒的器具也不容忽视。
最佳的储存器具是陶坛,这也是很多酒厂用来储存基酒的容器,因为陶坛避光,孔洞多,易透气。老陶坛也是有生命的,农村很多用来腌咸菜的,陶坛都是祖传的。
其次就是玻璃或者陶瓷,这也是目前白酒常见的储存方式,我们储存白酒时,一般用这种就行,相对稳定,酒水不易与瓶身发生化学反应。
最差的就是塑料瓶,塑料瓶主要材料是聚乙烯,它溶于酒精,时间久了会影响酒水口感。
第三、藏酒酒水要选对
对于白酒来说,并不是所有的酒都适合存放的,也不是所有的酒越放越香的。
比如酒精勾兑酒,长时间存放,酒精都挥发完了,里面只剩一股刺鼻的臭味。
所以藏酒的最佳选择是粮食酒。
而白酒的香型对藏酒影响也很大。
清香型白酒也不宜存放过久,以一年左右为最佳,因为其喝的口感就是一个清冽爽净,长时间存放反而不美。
而浓香型白酒最佳时间在1-3年之间,在这段时间内的白酒,香味协调,绵柔甘冽,入口香甜。
酱香型白酒存放时间最长,因为酱酒出厂之前,就已经存放了很长时间。比如茅台的基酒最低需要存放5年,而君中元私藏酒需要窖藏6年。
这款由原茅台副厂长李兴发弟子曾传政酿造的酱酒,在长时间存放的过程中,酒体的杂质都被沉淀下去。
而且陈放过程中的,新酒的醛类和酚类物质会逐渐挥发,而这两类物质,正是引起酒后头疼的罪魁祸首。
现在这两类物质减少,酒水对人体的负荷会变得更小。
此酒酒体微黄透明,酒花聚而不散,持续时间久,酒线犹如藕丝,飘连不断。
入口之后,先是一股酱油的味道充斥味蕾,然后酒水的粮香紧跟而来,焦糊味,香甜味,在口中交织,让人陶醉其中,难以自拔。
这样出色的口感,正是基于其多年的存放,而酱酒正因为这一特性,成为最具有收藏价值的白酒。
藏酒是一件技术活,电视上那一套可害了不少人,大家还是得相信科学,不然像广东大叔这样的事件,不久之后还会重演。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主要用于丰富网站内容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