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瀚:有才有财,真才实学“富二代”

鱼图美食2022年12月10日 14:28:32烹饪技巧49

葡萄酒不是舶来品

唐代有很多边塞诗,但大多创作于盛唐。这是因为盛唐国力强盛、疆土辽阔,对外战争胜多负少。这个时期的很多诗人都有从军或在军中生活的经历,所以边塞诗不仅数量多,而且大多气概非凡。

但即使在盛唐,像“醉卧沙场君莫笑”这样豪气干云的诗句,也只有王翰这样挥洒人生的人能写出来。

王翰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,贵精不贵多,只靠这一首《凉州词》就够了——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
王瀚:有才有财,真才实学“富二代”

诗不难理解,但有人质疑,葡萄酒难道不是近代才传入中国吗?王翰诗里的葡萄酒和现在的葡萄酒是不是一回事呢?

其实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很长,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产品。

虽然有很多农作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进入中国的,但葡萄却是原产于中国,或者中国至少是原产地之一。考古证据显示,大概五千年前,湖南、浙江等地就有了种植葡萄的记载。

在秦汉时期,葡萄酒已经在西北地区出现。到了唐朝,中原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葡萄,葡萄酒也空前盛行。

唐代之后,宋、元的葡萄栽培技术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继续发展,西北的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,华北的山西、河南等地都有大面积葡萄栽培。反倒是到了近现代,随着其他酒类的崛起,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出现了较长时间断层,给人留下一个葡萄酒是“舶来品”的错觉。

不光王翰,唐代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葡萄或葡萄酒的诗。

比如李白的《襄阳歌》——

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

遥看汉水鸭头绿,恰似葡萄初酦醅。

沈佺期的《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》——

杨柳千条花欲绽,葡萄百丈蔓初萦。

王维的《送刘司直赴安西》——

苜蓿随天马,葡萄逐汉臣。

当令外国惧,不敢觅和亲。

杜甫的《解闷十二首》——

翠瓜碧李沈玉甃,赤梨葡萄寒露成。

王瀚:有才有财,真才实学“富二代”

天下文人分“九等”

有个成语叫“才高八斗”,很贴切地表现了读书人的狂妄。

说这话的是东晋诗人谢灵运,他说天下才气共有十斗,其中曹植独占八斗,天下人共占一斗,还有一斗,是他自己的。

如此狂妄的家伙,历史上也不少,王翰就是其中之一。他曾经干过一件“人分九等”的事,几乎得罪了天下所有文人。

话说有一天一大早,长安城吏部外大街居然挤得水泄不通。原来,有人在墙上贴了一份名单,大家都挤破脑袋想看看到底写了什么。

这是一份文人排行榜,列举了当时的上百位著名文人。这么说来,只要能进这名单,就算是很了不得的人物。但可气的是,这份名单把这上百人分成了九个等级,其中排在第一等的只有三个人,分别是张说、李邕、王翰。

俗话说“文无第一、武无第二”,意思是写文章这个事,大家评判标准不好统一,所以也不大好排名次。现在看到这样一份名单,排名靠前的倒也罢了,靠后的难免怒火中烧。

这份名单虽然贴在吏部门前,但并不是官方文件,纯粹是个人行为。大家一琢磨,干这事的人肯定是排在“第一等”的三个人之一。

而在这三个人里,以张说和李邕的身份、地位,绝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。

张说是唐玄宗执政早年的重臣,曾三次出任宰相,不仅是帮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大功臣,同时也提携了很多文坛名士,像是张九龄、贺知章、王翰、王湾等,在大唐的文化繁荣方面功不可没。

张说本人,也是当时公认的两位超级大写手“燕许大手笔”之一,“燕”就是指他的封号“燕国公”。张说被誉为“天下文宗”,很多重要诏书都是他亲自执笔,哪还有必要搞什么排名榜?

李邕也是当时盛极一时的名士,诗文名气都很大,书法更是独步天下。这位老兄只是给人写写文章、墓碑,赚的润笔费便已不计其数。就这么说吧,在所有靠写字吃饭的历史名人里,如果李邕算第二,应该没人敢称第一。

这事既然不可能是张说和李邕干的,那就只剩下王翰了。

王瀚:有才有财,真才实学“富二代”

文才飞扬的“富二代”

关于王翰的生平,资料很少,但就从这些少而又少的资料来看,这位老兄一生堪称传奇。

王翰是山西太原人。“太原王氏”这几个字,现在也许没什么特别,但在唐朝,这个称呼可大有深意。

唐代有几个超级大家族,称为“七宗五姓”,把持着重要的人脉和政坛资源。除了皇族陇西李氏,其余几大家族分别是清河崔氏、博陵崔氏、范阳卢氏、荥阳郑氏、赵郡李氏,还有一个太原王氏。

王翰家里不光养着歌女、乐团,还有大量名马。现在的男人喜欢豪车,古代男人喜欢名马。你只需上网搜索一下,看看亿万富翁塞满各种豪车的车库,就会对王翰的马厩有直观印象。

用现在的话来说,王翰就是个标准的“富二代”。这位老兄虽然没做过太大的官,但家境之富裕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。

不过,富二代王翰的可贵之处,是他明明可以天天躺着数钱玩,却硬是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在文学史上留名。

唐朝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是进士,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名目的考试。而王翰不光轻松考中了进士,之后还一鼓作气,又拿下另两项考试,分别是“直言极谏科”和“超拔群类科”。

王瀚:有才有财,真才实学“富二代”

有钱有才的王翰,必须有一个豪放不羁的性格才配得上。《旧唐书》说他“喜纵酒”“日聚英杰,纵禽击鼓为欢”。本地长官也都喜欢跟他来往,张说在担任并州长史期间非常欣赏王翰,后来张说回长安做宰相,就把王翰也召到长安,推荐他做了驾部员外郎。

前文提到的“人分九等”这事,就发生在王翰担任驾部员外郎期间。可想而知,这事得罪的名人可不是一两个。所以当张说被罢相之后,王翰没过多久也被迫离开了长安。
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主要用于丰富网站内容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yutumei.com/202212107334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龙利鱼这样做超好吃,酸甜可口好下饭,营养又没刺,适合孩子吃

龙利鱼这样做超好吃,酸甜可口好下饭,营养又没刺,适合孩子吃

相信有一种问题困扰着宝妈们,想给孩子吃鱼,又怕鱼刺卡住孩子的喉咙。鱼类营养丰富,又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对孩子来说多吃鱼肉是非常有利于孩子成长的。尤其是海鱼类,会比淡水鱼的营养更丰富,脂肪更低。想到这就推...

5个家庭晒的年夜饭,个个丰盛,好看又好吃,最后一看就是东北的

5个家庭晒的年夜饭,个个丰盛,好看又好吃,最后一看就是东北的

今天是正月初三,很多人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,走亲访友,团圆聚会,对于北方人来说,过年的氛围比较隆重,只要不过正月十五,都算是新年,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,长大后各奔东西,在不一样的城市,从事不一样的工作,...

68岁退休大厨,分享了12条精辟烹饪技巧,条条有深度,句句有见解

68岁退休大厨,分享了12条精辟烹饪技巧,条条有深度,句句有见解

生活中,处处都有诀窍,掌握了这些诀窍,我们菜就能做的更好,今天胡师傅请来了68岁的退休刘大厨,早年跟着刘大厨做菜时,每天就有很多人夸奖他做的菜好吃,他也给我讲了很多菜肴中的技巧,今天刘大厨就为大家分享...

阿姨总结的烹饪小技巧,每一条都特别的实用,学会了可以提升厨艺

阿姨总结的烹饪小技巧,每一条都特别的实用,学会了可以提升厨艺

关注我,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家政体验!我们大部分地区对于平时日常的饮食特别的注重,不仅仅需要吃的特别健康,同时还要保证特别的美味。有很多小伙伴一直都特别的疑惑,为什么家里面的阿姨在做菜的时候就那么美味呢?...

10个巨简单的做菜窍门,学会了菜鸟变大神!

10个巨简单的做菜窍门,学会了菜鸟变大神!

【丁香医生原创】无论是久经厨房的老手,还是偶尔下厨的新手,总会有发生「事故」的时候。比如菜炒着炒着就蔫了,盐撒着撒着就多了,鱼做着做着就腥了。另外,也有一些少有人知的烹饪小技巧,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或是菜...

想要厨艺快速提升,教你4个做菜小技巧,超实用

想要厨艺快速提升,教你4个做菜小技巧,超实用

做饭基本上是现代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,天天吃外卖感觉特别不健康,不如自己在家里做好,想吃啥就能吃啥,而且自己做的饭少油少盐,还低脂健康,比外面卖的可是好多了。但是有些朋友说自己做饭确实不太好吃,昨晚了之...

50条很重要的烹饪技巧,只要用心做饭,所有人都会被你征服。

50条很重要的烹饪技巧,只要用心做饭,所有人都会被你征服。

很多厨房入门选手止步于烹饪门前,就是因为没有领路人。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食物总觉的缺点什么,总觉得没有饭店里的饭菜好吃。 试过一次、两次、三次不好吃,你就放弃了做饭这门艺术。 自诩为「不会烹饪」。 着实可...

保姆教你几个烧菜小妙招,学会之后,可以烹饪出大厨级别的菜品

保姆教你几个烧菜小妙招,学会之后,可以烹饪出大厨级别的菜品

关注我,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家政体验!有很多人在平时特别喜欢下厨做饭,大家特别享受在厨房当中做饭时的时光,由于厨房是一家最有生机的地方,在厨房做饭,不仅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和睦,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...

国宝级大师总结的32个烹饪技巧喜欢的收藏

要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,是非常讲究技巧与方法的。为了能让朋友们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,我就为朋友们分享国宝级大师总结的32个烹饪技巧喜欢的收藏吧。1、炒菜不要先撒盐 ,先放盐会把肉的纤维“拿”住了,肉...